健康、快乐、怀旧……2025年的舌头到底想要什么?
科学家发现,现代人对食物的选择早已超越“吃饱”,而是陷入一场“三重瘾症”的博弈:健康需求,想选低钠、零糖,却担心“食之无味”;风味渴求,渴望咸甜的颅内高潮、辣味的痛爽快感;情绪价值,吃甜解压、吃辣发泄、吃咸找回安全感……
上海爱普食品配料有限公司(爱普咸味)深度探索2025年流行风味趋势,解锁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咸味创新方向。
辣味
辣,是舌尖上的一场燎原之火。从舌尖到喉咙,一路烧出灼热的轨迹。最动人的辣,永远带着人情温度——外婆剁椒坛子里的陈年往事,夜市烧烤摊上的江湖意气,以及深夜泡面时,那口烫到心尖的慰藉。
近年来,辛辣产品市场经历了指数级增长。从辣酱到辛辣零食,消费者越来越被香料提供的大胆口味和刺激所吸引。这种趋势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现象,而是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文化、人口和美食变化。Mordor Intelligence 研究显示,近 60% 的欧洲消费者表示他们喜欢辛辣食物,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增长。同时,国内的辣味市场更加广阔,全国辣味食品消费者已超过7亿人。
中式辣味种类多样,各具特色。据数据统计,2024年中式辣味食品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(含餐饮、零售、调味品等),占整个中国辣味食品市场的75%。其中,餐饮端(火锅、川湘菜等):约4000亿元(62%);零售端(辣条、辣酱、零食等):约2000亿元(30%);调味品(辣椒酱、火锅底料等):约500亿元(8%)。
与此同时,西式辣味在中国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,市场规模年增量高达30%以上,主要应用在调味料、辣酱、零食和餐饮品类。小红书“西式辣味”笔记年增200%,关键词:墨西哥魔鬼辣、烟熏chipotle、是拉差。
2025年以来,西式辣味逐渐从“尝鲜”转向“复购”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,成为辣味赛道的新蓝海!
地域小众特色
地域风味是土地写给舌尖的情书。
云贵的酸辣藏着山野的灵气,发酵的糟辣椒在齿间迸出鲜活的酸香;西北的咸带着风沙的粗粝,一口椒盐馍片嚼出黄土高原的日光;岭南的鲜是晨间码头的气息,一勺虾酱就能唤醒整桌菜肴。
中式地域特色香料在地域风味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,清冽辛辣的木姜子、薄荷和罗勒的混血儿荆芥、腥锈上头的折耳根,个个都是地域风味中灵魂般的存在,他们独特的气味和鲜明的口感自带流量密码,不仅给食品带来与众不同的风味层次,还满足了众多消费者对新奇口味探索的欲望。
截止2024年8月,中国地域小众风味食品市场规模达580亿元(同比+38%),占整个食品饮料市场的4.3%(尼尔森IQ),预测2025年将突破800亿元。62%的Z世代每月至少尝试1种新地域风味(凯度调研),“风味猎奇”搜索量同比+175%(百度指数)。
地方特色风味凭借其独特性和稀缺性,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。为了顺应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,地域风味逐渐转向创新化应用,例如红酸汤恰巴塔、潮汕沙茶牛肉面、红酸汤薯条等。
甜咸混合风味
甜咸混合风味零食全球年增长率高达18%(Innova 2024),其中亚太地区消费量占全球62%。天猫国际显示甜咸零食搜索量同比增加217%,62%的95后认为“甜咸反差”比单一味道更解压。
当甜味(激活多巴胺)和咸味(刺激钠离子通道)同时冲击味蕾,大脑前额叶会产生“风味混淆快感”——这种类似“痛并快乐着”的体验,能让零食复购率提升40%(尼尔森2024Q1数据)。
2025年,全球风味趋势将围绕“健康与放纵平衡、地域风味全球化”展开,甜咸辣鲜在创新技术加持下,从味觉刺激升级为情感与文化的综合体验。
爱普咸味也在风味研发方面加大了相关的投入和持续的创新,旨在为我们的客户打造更多创意、美味的美食体验!
